|
2024国际神经再生论坛暨 第十五届亚太神经再生论坛 广州,中国 4月12-14日 大会学术委员会: 共同主席: 苏国辉院士(暨南大学,中国) 成员: Zhigang He(哈佛医学院,美国);Vance P. Lemmon(迈阿密大学,美国);Suk Yu (Sonata) Yau(香港理工大学,中国) 大会组织委员会: 共同主席: 王莉莎社长
08:30-22:30 全天报到 18:00-20:00 晚宴 & NRR之夜 08:30-09:45 特邀演讲1 主持人: James N. Sleigh(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 08:30-09:15 基于病毒载体的干预措施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轴突再生:进展、注意事项以及在活体动物中跟踪载体递送表达的新方法 Oswald Steward 教授(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美国) 09:15-09:45 会后讨论 09:45-10:00 茶歇 10:00-12:30 主题论坛1:视神经再生与胶质细胞研究 主持人: 余青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赵绮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10:00-10:30 多物种的视神经再生 苏国辉 教授(香港大学;暨南大学,中国) 10:30-11:00 视网膜损伤对斑马鱼Müller胶质细胞重编程的影响 David R. Hyde 教授(圣母大学,美国) 11:00-11:30 重编程Müller胶质细胞以促进成年小鼠视网膜的神经发生和视力恢复 Bo Chen 教授(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美国) 11:30-12:00 小胶质细胞的死亡与新生 彭勃 教授(复旦大学,中国) 12:00-12:30 会后讨论 12:30-13:30 午餐 13:30-14:35 特邀演讲2 主持人: 吴武田(暨南大学,中国) 周立兵(暨南大学,中国) 郭家松(南方医科大学,中国) 13:30-14:15 生理和损伤后的感觉运动功能的免疫和代谢控制 Simone Di Giovanni 教授(帝国理工学院,英国) 14:15-14:35 会后讨论 14:35-16:25 主题论坛2:衰老核心:蛋白质聚集与稳态 主持人: 饶艳霞(复旦大学,中国) 廖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 石国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14:35-15:05 基于结构的方法来解决帕金森病中的蛋白质聚集问题 Salvador Ventura 教授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西班牙) 15:05-15:35 与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模型 Ralf Jauch 教授(香港大学,中国) 15:35-16:05 基于统计遗传学的人类脑遗传疾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解析 熊旭深 教授(浙江大学,中国) 16:05-16:25 会后讨论 16:25-16:35 茶歇 16:35-18:25 主题论坛3:神经再生新星 主持人: Xiaoming Hu(匹兹堡大学,美国) 曲宜波(暨南大学,中国) 16:35-17:05 髓磷脂——胶质母细胞瘤和神经元干细胞的有利利基 Gunnar H.D. Poplawski 教授(克利夫兰诊所,美国) 17:05-17:35 恢复轴突运输可作为周围神经退变的治疗策略 James N. Sleigh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英国) 17:35-18:05 初探光信息与脑功能调节 黄鲁 教授(暨南大学,中国) 18:05-18:25 会后讨论 18:30-20:30 欢迎晚宴 08:30-10:30 主题论坛4:再生医学研究 主持人: 丛启飞(苏州大学,中国) 阳乐涛(同济大学,中国) 08:30-09:00 为什么脐带血单核细胞可以使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恢复行走能力? Wise Young 教授(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美国) 09:00-09:30 通过产妇饮食保护多代人神经系统 Roger Pocock 教授(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 09:30-10:00 成人轴突导向重塑视觉系统中的功能性神经元回路 Homaira Nawabi 教授(格勒诺布尔神经科学研究所,法国) 10:00-10:30 会后讨论 10:30-10:45 茶歇 10:45-12:15 主题论坛5: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主持人: 江林华(新乡医学院,中国) 张力(暨南大学,中国) 10:45-11:15 源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外囊泡可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进行高度灵敏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Gal Bitan 教授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 11:15-11:45 血液生物标志物在痴呆症鉴别诊断中的新作用 Alberto Benussi 教授(布雷西亚大学,意大利) 11:45-12:15 会后讨论 12:15-13:30 午餐 13:30-17:30 青年学者论坛 1(英文) 主持人: 靳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廖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 评审人:Oswald Steward, Wise Young,Homaira Nawabi,熊旭深 DPP4阳性ASPC释放含神经保护功能的外囊泡促进脊髓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曹勇 (湘雅医院) 脊髓特异性细胞外基质强化脊髓类器官神经上皮扩张和腹侧身份识别 管延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新型可持续产生氢气的多层纳米片靶向治疗出血性脑中风的研究 贺茂涛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髓鞘再生在氯胺酮持续性抗抑郁中的作用 黄朝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 MST1调控NRF2抗氧化通路在脊髓损伤合并糖尿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维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内皮细胞特异性Foxo1磷酸化抑制缓解脊髓损伤后骨桥蛋白诱导的病理性血管重塑 姜力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可注射水凝胶负载诱导神经干细胞球修复大鼠骶神经损伤 李君洋 (解放军总医院) 甲强龙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挑战 李沅隆 (广东省人民医院) 细胞外线粒体通过扰乱巨噬细胞稳态促进脑外伤后继发性肺损伤 刘亚凡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脊髓融合性水凝胶调控细胞外基质图案化治疗脊髓损伤 马君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脊髓损伤后的活动依赖性修复 谭波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基于主动肌-拮抗肌神经接口技术的本体感觉评估方法及机制研究 唐春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学院) 降解CSPGs促进胸髓损伤后腰髓运动神经元可塑性与运动功能改善 夏永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用于脊髓损伤的新型磁响应性miR-26a@SPIONs-OEC:在抑制性星形胶质细胞环境中触发神经再生程序并定向轴突引导 杨雨洁(西京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线粒体质量控制介导的神经元铁死亡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姚森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BMSC-外泌体通过mTOR/TFEB轴恢复溶酶体功能,从而减轻ALP功能障碍,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曾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13:30-17:30 青年学者论坛 2(英文) 主持人: 何留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陈潮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评审人:Simone Di Giovanni, David R. Hyde, Bo Chen, Gunnar H.D. Poplawski 转录因子组合原位过表达对视网膜修复能力的探究 邓唯珂(暨南大学) 脊髓神经细胞铁死亡介导慢性炎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邓奕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溶酶体膜通透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调控治疗 耿一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维细胞培养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 蒋浩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外周神经的全植入式多点光遗传刺激系统的研发及其在Thy1-ChR2-EYFP小鼠上肢精细运动的调控应用 蒋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可降解柔性神经界面的经皮光电调节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应用 李超超(解放军总医院) NSC源性神经类组织重建全横断脊髓神经环路 李戈(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 人工智能驱动治疗脊髓损伤药物研发 王绪化(浙江大学) 肌梭中驻留巨噬细胞以毫秒为单位控制感觉运动功能 Yuyang Yan(帝国理工学院) 功能化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杨令延(广州国家实验室) 续贯供氧系统通过促进雪旺细胞存活加速周围神经再生 于贝贝(西京医院) 构建具有运动输出和调节功能的兴奋性神经网络-骨骼肌组装体 余海阳(广东省人民医院) FDFT1影响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在周围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张家琪(南方医科大学) 细胞自适应水凝胶调控干细胞行为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张琨雨(华南理工大学) 竹节香附素A对阿尔茨海默病视网膜BRB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熙来(西南医科大学) 13:30-17:30 青年学者论坛 3(英文) 主持人: 黄鲁(暨南大学,中国) 汤常永(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评审人:Kwok-fai So,Roger Pocock, James N. Sleigh,黄鲁 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蔡一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乳酸驱动HDAC6乳酸化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曹君(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HF rTMS上调NTS兴奋性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吞咽功能 陈洁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精神分裂症衰老的脑转录组成像研究 崔龙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九八六医院) 脑卒中后吞咽感觉运动网络的变化:当前研究的累积证据 戴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TSP1在抑郁症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汇报 高双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赶黄草单体TA通过抑制细胞焦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胡桂山(西南医科大学) 西拉美辛通过TMEM97/NPC1途径减轻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早期脑损伤 兰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周围巨噬细胞衍生的MANF促进缺血性卒中后β-淀粉样蛋白的类淋巴系统清除 李春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橘核有效成分对A53T-αSyn -Tg小鼠的神经元功能及运动能力改善作用 李帅兵(西南医科大学) 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与高强度他汀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降脂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彭艳芳(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一个物理化学复合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可能发病机制的研究 田林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皮质缺血后局部神经元发生的探索 王亚周(空军军医大学)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血管单元的吞噬功能研究 周添(南方医科大学) RIPostC通过调节STAT3/STAT5磷酸化维持Th17/Treg细胞稳态改善大鼠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朱亚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3:30-17:30 青年学者论坛 4(英文) 主持人: 钟晓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舒崖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国) 评审人:Gal Bitan, Salvador Ventura,Ralf Jauch, Alberto Benussi 迁移体在衰老及衰老相关脑病中的作用 蔡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医药缓解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神经元修复 程雅婷(暨南大学) 运动训练减轻阿尔茨海默病补体依赖性突触损伤的机制研究 何小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衰老相关迁移体通过巨噬细胞凋亡抑制因子促进大脑衰老 胡梦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养血清脑丸通过多机制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病变与认知能力下降 胡蕴慧(天士力医药集团) 关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概念、定义和诊断的思考 李数(江西省人民医院) 膜磷脂氧化增加帕金森病易感性机制研究 林晓敏(暨南大学) ABI3罕见突变介导相分离影响小胶质细胞迁移影响AD发病风险 陆炯彤(广东医科大学) 帕金森病新生物学靶点的探索 Linlin Ma(格里菲斯大学) 小胶质细胞胞外诱捕网促进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沈施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自噬与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通路协同抑制内分泌神经元中错误折叠聚集体的堆积 石国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枸杞子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状态,增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神经可塑性和功能恢复 孙中轻(西京医院) AD的肠菌标志物:肠菌-宿主互作信号分子 王保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开发一种基于脆弱拟杆菌的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 夏亦元(江汉大学) “肠道菌群-铜死亡”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初探 薛冬(安徽中医药大学) 17:30-18:30 晚餐 离会 |